子宫内膜异位,听起来有点吓人,其实说白了就是子宫内膜“跑错了地方”。正常情况下,子宫内膜应该乖乖地待在子宫里面,每个月来一次“大姨妈”。可要是它跑到了别的地方,比如卵巢、输卵管、盆腔、甚至肠道、膀胱这些地方,就变成了“子宫内膜异位症”。
这病在育龄期的女性中挺常见的,尤其是25岁到40岁之间的姐妹。它不是癌症,但会带来不少麻烦,比如痛经、月经不调、不孕等。那它到底是怎么发生的呢?目前医学上还没完全搞清楚,但比较常见的说法是:月经倒流,也就是月经血没完全排出去,反而流到了盆腔里,把子宫内膜细胞带到了不该去的地方;还有一种可能是身体免疫力下降,让这些“逃跑”的内膜细胞有机会在别处扎根。
子宫内膜异位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很多姐妹一开始可能根本没意识到自己得了这个病,因为早期症状有时候不明显,或者被误认为是普通的月经不适。但如果你有下面这些情况,就要多留心了:
1. 越来越严重的痛经
以前来月经只是有点不舒服,现在却疼得受不了,甚至要吃止痛药才能缓解。而且这个疼不是月经第一天才有,可能提前一两天就开始了,月经结束后才慢慢缓解。
2. 月经期间肚子痛,平时也疼
除了月经期疼,平时也会觉得下腹隐隐作痛,或者有坠胀感,尤其是排便、排尿或者性生活的时候更明显。
3. 月经不调,量多或周期紊乱
月经量比以前多了,或者周期变得不准,有时候一个月来两次,有时候又隔好久才来。
4. 不容易怀孕
很多女性是在备孕很久没成功后,去医院检查才发现是子宫内膜异位。因为异位的内膜会影响卵巢功能和输卵管通畅,导致受孕困难。
5. 性生活疼痛
越来越觉得性生活时下腹或阴道有明显不适或疼痛感,甚至事后还持续疼一会儿。
6. 排便或排尿时疼痛
如果内膜异位长在靠近肠道或膀胱的地方,月经期间可能会出现排便或排尿疼痛,甚至便血或尿血的情况。
7. 经期拉肚子或便秘
有些姐妹会在月经前后出现腹泻或便秘,特别是经期拉肚子,可能也跟子宫内膜异位有关。
这些症状不一定每个都会出现,有的人可能只有一两个症状,但如果你发现这些情况越来越频繁或者越来越严重建议早点去医院检查一下。
怎么确诊子宫内膜异位?
光靠症状还不一定能确定是不是子宫内膜异位,医生通常会结合以下几种检查:
B超检查:可以看看卵巢有没有囊肿,或者其他异常。
妇科检查:医生会用手检查子宫和附件区域有没有压痛或包块。
腹腔镜检查:这是最准确的检查方式,通过一个小手术把镜头放进腹腔,直接看到异位的内膜组织。
子宫内膜异位能治好吗?
这个病目前还不能完全“治疗”,但可以通过药物或手术控制症状,改善生活质量,甚至帮助怀孕。
药物治疗:主要是通过激素类药物调节月经周期,遏制异位内膜的生长,比如避孕药、孕激素、GnRH激动剂等。
手术治疗:如果药物控制不住,或者有较大的囊肿、严重的粘连,就需要手术切除异位病灶。
辅助生殖技术:对于有生育需求但怀孕困难的女性,可能需要做试管婴儿等辅助手段。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什么?
保持规律作息:别熬夜,别太累,身体免疫力强了,对控制病情有帮助。
适当运动:不要太剧烈,但可以做些温和的运动,比如瑜伽、散步,有助于缓解疼痛和调节内分泌。
饮食清淡些:少吃生冷、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和高纤维食物。
情绪别太压抑:长期焦虑、压力大会影响激素水平,加重病情,所以要尽量保持心情愉快。
总之,子宫内膜异位虽然不是大病,但它确实会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影响生育。如果你发现自己有类似症状,千万别硬扛,早点去医院看看,早发现早治疗,效果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