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异位症,听起来有点专业,其实说白了就是“子宫内膜跑错地方了”。正常情况下,子宫内膜是长在子宫腔里的,每个月来一次大姨妈,排出去。可要是它跑到子宫外面去了,比如卵巢、输卵管、盆腔这些地方,那就麻烦了,这就叫子宫内膜异位症。
那为什么会得这种病呢?目前医学界普遍认为,这病不是单一原因引起的,而是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下面咱们就来唠唠它的几个主要原因:
第一个原因,就是月经“倒流”。每个月排卵之后,如果没怀孕,子宫内膜就会脱落,通过月经排出来。但有些人子宫和输卵管连接的地方比较通畅,月经血就可能倒着流到盆腔里。这时候,里面带的内膜碎片可能就种在别的地方,继续生长,形成病灶。
第二个原因,遗传因素。如果你妈妈或者姐妹有这病,那你得病的风险也会高一些。说明这个病有一定的家族倾向,可能跟基因有关。
第三个原因,免疫系统的问题。正常人身体会自动识别这些“跑错地方”的内膜细胞,并清除掉。但要是免疫系统不够给力,这些细胞就可能在别的地方扎根,继续捣乱。
第四个原因,激素影响。雌激素是内膜生长的“助推器”,所以这病多见于育龄期女性。如果你长期雌激素水平偏高,或者没怎么怀孕、没怎么哺乳,那得病的风险也会高一些。
第五个原因,手术“种”上去的。比如剖宫产、子宫肌瘤手术,如果操作过程中不小心,内膜细胞可能被带到腹腔或者切口上,之后就可能长成异位灶。
说完原因,咱们再来看看这病都有啥症状。很多姐妹一开始觉得是“痛经”,后来才发现不对劲。
最常见的症状就是痛经,而且是越来越痛的那种。正常痛经一般第一天最痛,慢慢缓解。但这个病引起的痛,可能月经还没来就开始疼,月经来了更疼,甚至月经结束了还疼好几天。
第二个症状是性交痛。尤其是月经前后,会觉得特别不舒服,甚至疼得受不了。这主要是因为盆腔里有异位的内膜病灶,一碰就刺激。
第三个症状是不孕。有些女性因为一直怀不上孩子,去检查才发现得了这个病。因为异位的内膜可能影响卵巢排卵、输卵管拾卵,或者造成盆腔粘连,影响受孕。
第四个症状是月经异常。比如月经量变多、周期变乱、或者经期延长,这些都可能跟内分泌紊乱有关。
第五个症状是排便痛或者排尿痛。这种情况多见于病灶长在直肠、膀胱附近的人,月经期间尤其明显。
除了这些,有些姐妹还会觉得腰酸背痛、疲劳乏力,甚至出现肠道或泌尿系统的症状,比如便血或者尿血。不过这些情况相对少见。
那怎么知道自己是不是得了这病呢?光靠症状还不够,医生通常会结合影像检查(比如B超)、血液检查(比如CA125指标)以及腹腔镜检查来判断。其中,腹腔镜是最准确的诊断方式,可以直接看到病灶。
治疗方面,主要看病情轻重和有没有生育需求。轻的可以用药物控制,比如激素类药物遏制排卵,让内膜不再生长。严重的可能需要手术切除病灶,甚至切除子宫或者卵巢。
总的来说,这病虽然不致命,但对生活质量影响挺大。如果你痛经越来越严重,或者备孕困难,建议早点去医院查一查。早发现、早治疗,效果会好很多。
最后提醒一下,这病容易复发,所以治疗后也要定期复查,听医生的建议调整生活方式,比如适当运动、保持心情愉快、避免熬夜,这些都有助于控制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