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管婴儿治疗中的促排卵环节,是通过药物刺激卵巢,让多个卵泡同时发育,从而获取更多的成熟卵子用于体外受精。这是整个试管婴儿流程中非常关键的一步,但确实也伴随着一定的风险,其中大家比较关心的一个问题就是——会不会引发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
简单来说,是的,促排卵治疗有可能导致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不过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出现这种情况,而且大多数情况下症状都比较轻微,是可以控制和恢复的。
什么是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简称OHSS,是一种由促排卵药物引发的卵巢反应过度的并发症。它的主要表现是卵巢增大、腹胀、腹水(肚子积液)、恶心、呕吐、尿量减少,严重时甚至会影响血液系统和肾功能。
OHSS通常发生在促排卵后、卵泡取出前后这段时间,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种类型。轻度的OHSS比较常见,患者可能只是感觉肚子有点胀,休息几天就能缓解;而重度的OHSS比较少见,但一旦发生,就需要住院治疗。
为什么会出现OHSS?
促排卵药物会刺激卵巢产生多个卵泡,而有些人的卵巢对药物特别敏感,或者本身卵巢储备功能比较好,比如年轻女性、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就更容易出现卵巢过度反应。
此外,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来诱发排卵,也可能加重OHSS的风险。因为hCG会延长黄体功能,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从而引起腹水、血液浓缩等现象。
哪些人更容易得OHSS?
以下几类人群在促排卵过程中更容易出现OHSS:
- 年龄较轻、卵巢功能较好的女性
-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
- 前次促排卵时曾经出现过OHSS
- 血液中雌激素水平特别高(比如E2超过3000 pg/mL)
- 卵泡数量较多(比如超过20个)
怎么预防OHSS?
医生在促排卵过程中会密切监测卵泡的发育情况和激素水平,通过B超和抽血来判断卵巢的反应。如果发现卵巢反应太强烈,就会采取以下措施来降低风险:
- 调整或减少促排卵药物的剂量
- 改用不同的触发排卵的药物,比如用GnRH激动剂代替hCG
- 延迟卵泡取出时间或暂停新鲜周期,将胚胎冷冻保存,等身体恢复后再进行移植
- 鼓励患者多喝水、少量多餐,避免剧烈运动
OHSS出现后怎么办?
如果只是轻度的OHSS,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注意休息、饮食清淡、多喝水就可以了。医生可能会建议你每天称体重、量腹围,观察有没有腹胀加重的情况。
如果是中度到重度的OHSS,就需要住院治疗了。治疗措施包括静脉补液、监测电解质和肾功能、必要时穿刺引流腹水等。虽然听起来有点吓人,但只要及时处理,绝大多数人都能顺利恢复。
总结,促排卵治疗确实有可能引发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出现,而且大多数情况都不严重。现在的试管婴儿技术已经相对成熟,医生会根据每个人的身体状况来制定个性化的促排方案,并在整个过程中密切监控,尽量避免OHSS的发生。
如果你正在准备做试管婴儿,也不用太担心这个问题,听从医生的建议,按时复查,保持良好的心态,大多数人都能顺利度过促排阶段。如果有任何不适,也要及时告诉医生,早发现、早处理,才能更安心地迎接好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