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GT-A(胚胎植入前非整倍体检测)的操作流程需结合试管婴儿(IVF)周期进行,核心是对胚胎染色体进行筛查,筛选出整倍体胚胎移植。以下是具体步骤及关键细节:
一、胚胎培养与活检时机
胚胎发育阶段
通常在第 5-6 天的囊胚期进行活检(部分中心也可在第 3 天卵裂期活检,但囊胚期活检更准确且对胚胎损伤更小)。
囊胚由内细胞团(将来发育成胎儿)和滋养层细胞(将来发育成胎盘)组成,活检仅取5-10 个滋养层细胞,不影响内细胞团发育。
活检操作步骤
激光打孔:使用激光在透明带(包裹胚胎的外层结构)上打一个微小孔洞(直径约 10-15 微米)。
细胞吸取:通过细针从透明带孔中轻轻吸出滋养层细胞,避免触碰内细胞团。
细胞固定:取出的细胞立即放入固定液中保存,待后续基因检测。
二、胚胎冷冻与样本送检
胚胎冷冻
活检后的胚胎需立即进行玻璃化冷冻(超快速冷冻技术),避免长时间体外培养影响活性。
冷冻胚胎可在检测结果明确后进行解冻移植(通常在检测完成后 1-2 个月内)。
样本处理与检测
DNA 提取:对活检细胞进行全基因组扩增,获取足够 DNA 用于分析。
检测技术:
新一代测序(NGS):目前主流技术,可检测 23 对染色体的非整倍体(如三体、单体),分辨率达染色体片段级(≥10Mb),准确率超 95%。
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aCGH):传统技术,检测精度稍低(≥5-10Mb),但成本较低。
检测周期:样本送检后约 7-14 天出结果,具体取决于实验室技术流程。
三、胚胎解冻与移植
结果解读
整倍体胚胎:染色体正常,优先选择移植。
非整倍体胚胎:染色体异常,建议丢弃(部分中心对低比例嵌合型胚胎可谨慎评估后使用)。
嵌合型胚胎:滋养层细胞中正常与异常细胞混合(如 60% 正常 + 40% 异常),需结合胚胎等级和患者情况决定是否移植(存在一定妊娠风险)。
解冻移植周期
根据患者月经周期或激素调控,准备子宫内膜厚度(通常需≥7mm)和激素水平(雌激素、孕酮)。
解冻整倍体胚胎后,通过移植导管将胚胎送入子宫腔,通常移植 1 枚胚胎以降低多胎风险。
四、关键注意事项
技术局限性
仅检测染色体非整倍体,无法排除单基因病(需结合 PGT-M 技术)或染色体微缺失 / 重复(需更高分辨率检测)。
滋养层细胞与内细胞团可能存在染色体嵌合(约 5%-10% 的囊胚),可能导致检测结果与胚胎实际染色体不一致(假阳性或假阴性)。
对胚胎的影响
规范操作下,活检对胚胎存活率无显著影响(囊胚活检后冷冻复苏率≥95%)。
卵裂期活检(第 3 天)可能增加胚胎损伤风险,目前已逐渐被囊胚期活检取代。
适用人群选择
推荐用于高龄(≥35 岁)、反复种植失败(≥3 次)、反复流产(≥2 次)或胚胎数量充足的患者。
年轻患者若胚胎数量少,需谨慎权衡筛查导致无胚胎可用的风险(约 10%-15% 优质胚胎可能因检测误差被误筛)。
五、与其他 PGT 技术的区别
PGT-A(非整倍体检测):针对染色体数目异常(如 21 三体),适用于普遍筛查。
PGT-M(单基因病检测):针对已知单基因遗传病(如囊性纤维化),需先进行家系基因诊断。
PGT-SR(结构重排检测):针对染色体结构异常(如平衡易位),需父母一方携带染色体异常。
总结流程示意图
促排卵→卵泡取出→受精→胚胎培养至囊胚
囊胚活检→冷冻胚胎→滋养层细胞送检
检测结果分析→选择整倍体胚胎
准备内膜→解冻移植→妊娠监测
PGT-A 的标准化流程需严格遵循实验室质量控制,建议选择具备资质的生殖中心,结合医生评估制定个性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