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使用二甲双胍来预防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方面,近年来确实有一些研究和临床观察发现它可能具有一定作用。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二甲双胍原本是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物,它在生殖医学中的应用属于“超说明书用药”,也就是说,它并不是专门获批用于预防OHSS的药物,但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医生可能会考虑使用。
那么在实际操作中,医生是怎么用二甲双胍来预防OHSS的呢?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做法和建议:
首先说剂量。临床上常用的剂量一般是每天两次,每次500毫克,或者每天三次,每次500毫克。当然,具体怎么用,还是要看医生的判断和患者的具体情况。比如患者的体重、血糖情况、是否有糖尿病史,或者有没有其他基础疾病,这些都会影响到剂量的选择。
再说用药时机。一般来说,如果考虑使用二甲双胍来预防OHSS,通常会在促排卵治疗开始前就开始服用。比如在试管婴儿周期中,有些医生会建议从月经周期的第2天或第3天开始服用,然后在整个促排卵过程中持续使用。有的还会建议在卵泡取出后继续服用几天,具体停药时间根据患者的反应和医生的判断来决定。
那为什么二甲双胍能预防OHSS呢?目前的研究认为,它可能通过改善胰岛素抵抗、减少炎症反应、调节血管通透性等机制,降低OHSS的发生风险。尤其是一些胰岛素抵抗比较明显的患者,比如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使用二甲双胍可能会更有帮助。
不过,虽然有一些研究支持它的使用,但二甲双胍并不是所有生殖中心都会常规使用,也不是所有患者都适合使用。比如有些患者可能会出现胃肠道不适,比如恶心、腹泻等,这时候可能需要调整剂量或者停药。另外,有严重肝肾疾病、酗酒史或者对二甲双胍过敏的患者,就不能使用。
总的来说,二甲双胍作为预防OHSS的一种辅助手段,在某些特定人群中是有一定作用的,但它的使用必须由医生评估后决定,并且在使用过程中要密切观察身体反应。如果你正在接受促排卵治疗,尤其是试管婴儿治疗,并且有发生OHSS的高风险,可以跟你的主治医生沟通,看看是否适合使用这个药物,以及怎么用最合适。
总之,用药这件事,还是要听专业医生的,不能自己随便吃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