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求医网 > 试管资讯 > 当前文章

癌症筛查?早发现早治疗未必是对的

很多人觉得,癌症筛查嘛,越早越好,早发现早治疗,总没错吧?但其实事情没那么简单。虽然听起来很有道理,但现实中,情况复杂得多。咱们今天就来聊聊,为啥“早筛查、早治疗”这个说法,有时候反而可能让人吃亏。

癌症筛查?早发现早治疗未必是对的

第一,咱们得承认,癌症确实是个可怕的病。很多人一听说身边有人得癌,第一反应就是:是不是没做筛查?是不是发现太晚了?其实,筛查确实能发现一些早期病变,比如乳腺癌、宫颈癌、结直肠癌这些,确实有一定的筛查手段。但问题是,并不是所有癌症都适合筛查,也不是所有筛查结果都能带来好处。

举个例子,有些癌症发展得特别慢,甚至一辈子都不会造成什么大问题。这时候你要是通过筛查发现了它,可能就会去做活检、手术、放疗、化疗……一系列治疗下来,身体反倒受了罪,生活质量下降,但其实这个“癌”可能根本不会影响寿命。这种情况,其实挺常见的,尤其是在前列腺癌和甲状腺癌里,很多人一辈子都不知道体内有癌细胞,但活得挺好。

第二,筛查本身也不是百分百准确的。它可能会出现“假阳性”或者“假阴性”的情况。假阳性就是明明没得病,但检查结果显示有问题,这会让人白白担心,还要做进一步检查,比如穿刺、CT、核磁共振等等,这些检查不仅贵,还可能带来风险。假阴性就更危险了,明明有病,检查却说没事,人就容易放松警惕,等到真正出现症状的时候,可能已经晚了。

第三,很多人一听说筛查有用,就以为只要做了筛查,就能高枕无忧。其实不是的。筛查只是辅助手段,它并不能完全预防-癌-症,也不能保证100%发现所有癌症。有些人可能刚做完筛查没问题,几个月后就查出癌症了。这并不是筛查没用,而是癌症有时候发展太快,筛查的时机没赶上。

第四,筛查也不是谁都能做的。比如肺癌筛查,通常建议长期吸烟、年龄在一定范围内的人去做低剂量CT。如果你不吸烟,也没其他高危因素,去做这个筛查反而可能带来不必要的辐射风险。还有像肝癌筛查,通常建议乙肝、丙肝或者肝硬化患者定期检查,普通人去做,意义不大。

还有一个容易被忽略的问题,就是心理压力。一旦筛查结果异常,很多人会陷入焦虑、恐惧,甚至影响正常生活。有人会因为害怕得癌,频繁去做各种检查,结果反而把自己搞得身心俱疲。其实,过度筛查带来的心理负担,有时候比身体上的伤害还大。

那是不是说,我们就别做癌症筛查了呢?当然不是。关键是要“合适”。筛查要根据个人的年龄、家族史、生活习惯、疾病史等因素来判断。比如,如果你家里几代人都有结直肠癌病史,那你就要比普通人更早开始做肠镜检查;如果你长期吸烟,就应该定期做肺部CT;如果你是女性,40岁以上较好每年做一次乳腺检查。

总之,癌症筛查不是都行的,也不是所有人都需要做所有的筛查项目。盲目追求“早发现”,可能会适得其反。与其焦虑地做一堆不必要检查,不如从生活方式入手,比如戒烟限酒、合理饮食、规律运动、保持好心情,这些才是预防-癌-症更靠谱的办法。

说到底,健康这件事,没有标准答案。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适合别人的不一定适合你。与其被各种筛查广告吓到,不如听医生的建议,结合自身情况,理性选择。毕竟,活得明白,比活得紧张更重要。

点赞 11
收藏 2
还没有人评论,点击抢沙发~
官方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怀不上,生不了

不孕不育与试管婴儿百事通

试管婴儿资源服务平台,连接全球试管医院医生,构建行业辅助生育知识体系。

同城 · 280个城市交流群
同院 · 573家医院分享群
同龄 · 100万姐妹好孕群
6655
通过微信扫描二维码直接入群
点击二维码可复制群号

baby0508xx

复制成功
生殖顾问交流群
微信扫一扫直接添加生殖顾问
平板用户点击复制微信号
baby0508xx
复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