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求医网 >  医院库 >  青海省人民医院

青海省人民医院

1298人浏览 2022-09-07更新
青海省人民医院始建于1927年的平民医院,1929年命名为省立中山医院,1956年迁址后更名为青海省人民医院,是祖国青藏高原上成立时间最早、建设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集医疗、教学、科研、保健、康复和急救为一体的省级大型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行业摇篮:1958年,医院的省公费医疗门诊部改建为青海省西宁中医院;1960年,医院的青海省护士学校与省第二卫校合并成立青海省卫生学校;1971年,医院小儿科分...

基本信息

  • 医院简称
    青海省人民医院
    院长
    张强
  • 医院全称
    青海省人民医院
    医院地址
    青海省西宁市城东区共和路2号
  • 外文名称
    Qinghai Provincial People's Hospital
    创办时间
    1927年
  • 医院等级
    三甲
    医院规模
    >1000人
  • 医院类型
    公立医院
    官方网站
    www.qhsrmyy.com
  • 医院电话
    0971-8177911
    地理位置

准入技术

医院介绍

青海省人民医院始建于1927年的平民医院,1929年命名为省立中山医院,1956年迁址后更名为青海省人民医院,是祖国青藏高原上成立时间最早、建设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集医疗、教学、科研、保健、康复和急救为一体的省级大型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

行业摇篮:

1958年,医院的省公费医疗门诊部改建为青海省西宁中医院;1960年,医院的青海省护士学校与省第二卫校合并成立青海省卫生学校;1971年,医院小儿科分出成立省儿童医院;1981年,医院神经内科抽调部分专家组建省第三人民医院(省精神病医院);2003年,医院传染病科分出成立省第四人民医院(省传染病医院)。

技术**:

50年代率先开展心血管右心导管术、脾肾静脉吻合术、腭裂修补术、全鼻再造术等;60年代开展腹膜外剖腹产术、低温麻醉心内直视房间隔缺损修补术、断手再植术等;70年代开展体外循环下心脏搭桥术、瓣膜置换术等;80年代成立ICU、CT室,医院学科更加专业化;90年代开展电子胃镜、腹腔镜,中华长城脊柱重建术等;21世纪先后开展脏器移植、介入治疗、试管婴儿、微创手术等先进的医疗技术,在青藏高原地区始终保持优秀地位。

功能定位:

根据医院在公立医院改革中发挥的作用,确定医院五大功能定位:诊治急危重症疑难疾病;培养高原医学临床教学科研人才;开展医学研究破解临床难题;承担重大突发事件、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紧急医疗救援任务;发挥高原地区医疗主导作用,承担社会责任和医疗公益使命。

战略目标:

按照医院发展战略,制定三大发展目标:建设国际缺氧医学研究基地,建设国家高原医学临床研究基地,建设青藏高原区域性医疗中心。

业绩指标:

2015年门诊量134.5万人次,急诊8.03万人次,住院人数5.78万人次,住院手术2.61万例,病床使用率131.62%。

人才兴院:

医院现有在职职工2609人,专业技术人员2269人,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032人;省级学科带头人31人,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学科带头人14人,博士生、硕士生导师59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和卫生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1位,博士18人,硕士278人,是海南省医学院的留学生培养基地,苏州大学、青海大学、兰州大学、宁夏医科大学的临床教学医院。充分运用“人才小高地”、“西部之光人才培养”、“千人计划”等项目,着力实施“百名精英培养计划”,建立四级专家委员会,遴选“终身专家、首级专家、资深专家、优秀专家”,打造领军人才梯队,增强核心竞争力。

学科立院:

临床医技专业科室53个,编制床位2200张,规划床位2600张。国家级重点临床专科建设项目5个:重症医学科、血液内科、急救医学科、临床护理、医学影像科;省级重点学科13个:普外科、老年病科、神经内科、急救医学科、泌尿外科、消化内科、重症医学科(ICU)、医学生殖中心、眼科、影像科、呼吸内科、神经外科、医学检验科。亚专业建设160个。附设国家医学考试中心青海考试基地、国家脑卒中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国际医疗紧急救援中心、省干部保健中心等61个。

科技强院:

重视科研,鼓励创新,采取科研激励政策,加大科研投入。2007年-2015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及省部级科研项目127余项获得科研成果105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8项;2000年以来共发表论文4114篇,SCI32篇;获青海医药卫生科技论文和青海自然科学优秀奖42项;承担国家第27、29、30、31届南极科考任务,得到国家海洋总局多次嘉奖。2005年,由国际高山医学协会(ISMM)向全世界正式发布的慢性高原病(CMS)诊断标准——青海标准,医院高原病专家参与制定;2012年,在世界优秀《科学》杂志上发表了《高原缺氧预处理提高脑储备力的研究》引起了国际学术界广泛关注,杂志封底以《青藏高原排名第一的现代化大型三级甲等公立医院》专题报道了医院;2014年,医院参加在意大利举办的第十届国际高原医学会议,医院专家代表国内做了《青藏高原医学研究进展》的学术报告,医院高原医学临床研究成果受到世界高原医学界的瞩目。

设备助院:

拥有PET-CT,3.0T、1.5T磁共振仪,64排CT仪、16层CT、螺旋CT,DSA数字减影仪,全自动数字化X光机D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特种蛋白分析仪,胶囊内窥镜,彩色多普勒仪,高压氧舱等大型医疗设备472台(套)。

管理治院:

借鉴运用PDCA、品管圈(QCC)、平衡计分法等国际先进管理手段,实施“十大工程”,增强内涵建设和外延管理,努力建设学习型、文化型、研究型、服务型的青藏高原医疗中心。

百年荣誉:

荣获国内“五一劳动奖状”、“抗震救灾英雄集体”、“援外先进集体”、“工人先锋队”、“文明单位”、“三八红旗集体”和卫生部“医院管理年”先进集体,全省文明单位、卫生工作先进单位、科技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远景规划:

与法国AIA优秀设计公司合作,重新规划医院总体布局,解决存在的“人流、物流、车流”发展困扰,实行“患者、公众、医务人员、车辆、物资”五流分离。认真做好新建外科住院综合楼、全科医生培养基地建设工程,为医院长远发展奠定基础,为患者创造良好的康复环境,为职工营造舒适的工作环境。

省医院人正站在建设健康青海的新起点,打造构建和谐文明的新常态,实现公立医院改革的新跨越,凝心聚力,鼓足干劲,建设高原人民幸福医院。

科研成果

近年来先后开展肝肾移植、脏器介入治疗、试管婴儿、微创手术等较先进的医疗技术,开展“三新”服务324项,发表论文1360篇。

获奖荣誉

医院1993年被评为三级甲等医院,1999年被卫生部评为国内“百佳医院”,2012年被卫生部评为“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先后被授予卫生部医院“管理年”先进集体、国内文明单位、国内“三八”红旗集体、国内医院医保管理先进单位、第二届国内医院药事管理优秀单位、全省卫生工作先进单位、全省文明单位、全省科技工作先进单位、全省院务公开先进单位等先进称号。在四川汶川和我省玉树州的抗震救灾工作中由于表现突出,医院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国内抗震救灾英雄集体”光荣称号,被中华国内总工会两次授予“国内工人先锋队”称号,荣获卫生部“抗震救灾先进集体”、青海省省委“抗震救灾优秀基层党组织”称号。

先进设备

医院拥有3.0T、1.5T磁共振仪,64排CT仪、16层CT、螺旋CT,DSA数字减影仪,全自动数字化X光机D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特种蛋白分析仪,胶囊内窥镜,彩色多普勒仪,18人高压氧舱,流动手术车、流动医疗车等10万元以上大型医疗设备472台(套)。


乘车路线:

乘车路线:3路、5路、7路、9路、17路、20路、26路、27路、31路、35路、83路


同城 · 280个城市交流群
同院 · 573家医院分享群
同龄 · 100万姐妹好孕群
6655
通过微信扫描二维码直接入群
点击二维码可复制群号

baby0508xx

复制成功
生殖顾问交流群
微信扫一扫直接添加生殖顾问
平板用户点击复制微信号
baby0508xx
复制成功